通过上瘾模型分析虎扑是怎么让你一步步上瘾的
上瘾模型的四个阶段: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和投入。
- **第一阶段:**引发用户去使用你的产品,这叫作“触发”。
- 第二阶段:行动。行动要兼具动机和能力,有了动机,还需要用户的能力足够完成行为。
- 第三阶段:给用户多变的酬赏。所谓多变的酬赏,就是指酬赏要有不可预期性。
- 第四阶段:是让用户在产品上进行越来越多的投入。用户与产品亲密接触得越多,沉没成本就越大,也就越离不开它。
我们用上瘾模型看一看虎扑是怎么让你一步步上瘾的
-
第一阶段:触发
外部触发
朋友推荐、虎扑的营销推广(比如,去年的kris吴事件)
内部触发
正在寻找一个专业看球平台、即时资讯(能得到更多关于NBA的讯息)
-
第二阶段:行动
福格认为,要使人们行动起来,三个要素必不可少。
第一,充分的动机;第二,完成这一行为的能力;第三,促使人们付诸行动的触发。动机:
正在寻找专业的看球平台,更快的了解到NBA的讯息
能力:
虎扑的下载、注册和使用都非常简单,这一过程完全没有阻碍
-
第三阶段:多变的酬赏
驱使我们采取行动的,并不是酬赏本身,而是渴望酬赏时产生的那份迫切需要。
还记得自己为什么要下载虎扑吗?
专业看球平台、即时资讯(能得到更多关于NBA的讯息)
酬赏1:
满足你下载的目的(虎扑的护城河之一)
专业看球平台、即时资讯(能得到更多关于NBA的讯息)
酬赏2:
高质量的赛后分析贴,让自己更加懂球,更加懂比赛
酬赏3:
虎扑社区里JRs的氛围,步行街上有趣而温暖的帖子
酬赏4:(最不容易被注意)
比你的朋友知道多一点,得到朋友们的认可和赞赏
这也就是渴望酬赏时产生的那份迫切需要
-
第三阶段:投入
投入1:
更加关心比赛时间,结果和赛后采访、资讯和赛后分析
投入2:
对论坛优秀帖子的转发、收藏、点赞
投入3:
无意间又打开了虎扑,分配了更多的时间
现在你可以利用上瘾模型询问自己关于如何让用户上瘾的五个基本问题:
- 用户真正需要什么?你的产品可以缓解什么样的痛苦?(内部触发)
- 你靠什么吸引用户使用你的服务?(外部触发)
- 期待酬赏的时候,用户可采取的最简单的操作行为是什么?如何简化产品使该操作行为更轻松容易?(行动)
- 用户是满足于所得酬赏,还是想要更多酬赏?(多变的酬赏)
- 用户对你的产品做出了哪些“点滴投入”?这些投入是否有助于加载下一个触发并储存价值,使产品质量在使用过程中获得提升?(投入)
在相同条件下,满足用户的群体价值(让用户在群体中发光)比仅满足用户的个人价值(比如,给用户金钱奖励)更有用。
人生来就希望被认可